油畫工具材料及其制作和使用(油畫的繪畫工具材料有什么)

在開始學習油畫之前必須準備以下一些工具材料,它們多數可以在市場上買到,如果不稱心,可以自己再作些加工,也可以自己制作。 一、顏色
我國現在生產的油畫顏色有五十種左右,一般備用十多種就可以了。常用的顏色如:鋅鈦白、檸檬黃、淡鉻黃、中鉻黃、桔黃、土黃、生赭、赭石、熟褐、朱紅、大紅、深紅、玫瑰紅、粉綠、中鉻綠、翠綠、橄欖綠、湖藍、鈷藍、群青、紫羅蘭、鈷紫和象牙黑等種。白色使用較多,要多備一些。選購顏色時,如發現有漏油現象(錫管尾部有油滲出),屬于質量不好。我國目前生產的油畫顏色質量也有多種,有些還不大穩定,不同的牌號、批號的顏色,質量不大一樣,要在作畫過程中注意觀察,了解各種顏色的不同性能,逐步積累經驗。
二、調色板
在文具、美術用品商店有調色板出售。也可以用三合板、五合板自制。其形狀多為長方形、橢圓形,尺寸可大可小,一般在35*25公分左右,鋸好后用砂紙打磨,再涂上一層光油或調色油即可使用。(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木板,也可以用普通的玻璃板在背面貼上一張白紙代用。)
在調色板上擠放顏色,一般是在上邊沿和左邊沿,也要按一定的順序放置顏色,不要隨便更改,養成習慣,方便作畫。每次作畫完畢,要清理調色板,用刮刀把調色區域內的剩余顏色全部刮去,再用抹布擦凈,保持光潔平滑,好似鏡面一樣。擠出來的顏色如未用完,接著要畫,可留在調色板上待用。但一般也應刮去。調色板使用久了,擠放顏色的區域色層堆積太厚,可對著爐子微微加熱,再用刮刀刮平。
三、油劑
油畫所用油劑種類很多,一般是三種:調色油、松節油、上光油。它們性能不同,各有用處。
調色油
是用來稀釋顏料用的,有時油畫顏色比較厚就需要醮點油使它稀薄一點方好用。在文具、美術用品商店出售的“調色油”,即亞麻仁油,用來調色,可增加油分,使顏色稀薄,變得透明,增加光澤。油質以透明(微黃)和不要太濃的為好。如果油色太黃,或是在其它地方買不到,也可以自行改良制作。方法是把亞麻仁油倒入寬口的無色透光的玻璃瓶中,在油中浸放一小塊干透了的面包或饅頭,用紗布把瓶口封好,把瓶放在陽光照到的地方,二、三個月后,油色凈化,變得透明,即可作調色油用。(如買不到“調色油”也可使用核桃油,并可自制,方法是把核桃仁放在鍋里,加進一點水,象熬豬油一樣,即可熬出核桃油。核桃油調色比亞麻仁油快干一些。)還有一種方法:買生亞麻油,放在盆子一樣的寬口容器里,油中放少量活性碳,用來吸附雜質,盆口蓋一塊玻璃,注意不要完全密封,與盆口之間留有通氣空隙然后在陽光下曬兩星期,經過濾后,是最好的調色油。
松節油
松節油以無色透明的為好。松節油主要用一稀釋顏色,并使色層快干。松節油有較強的揮發性,不使用時要把瓶口蓋緊。一般用來起稿子。用松節油畫畫干得較快,有時會把顏料里的油份一起揮發掉,使油畫吸油變灰,因此常常是摻在調色油里用。也有的畫家不用調色油,只用松節油畫畫。
上光油
它是在油畫完成并干透以后一般需六個月用來刷在油畫表層的油。涂過上光油的油畫色彩透明有光澤,并能起到保護油畫色層的作用,但必須注意要涂得盡量薄而均勻,不要在畫面上積起來。上光油用多了畫面要發黃,因此最好選用色澤透明的上光油,使用古典的技法的畫家一般都用上光油。近代許多畫家很少用甚至不用上光油。因為他們不希望油畫發光,有的則有意使油畫吸油,有時也只在吸油比較嚴重的暗部稍涂一點。一方面因為上光油對油畫顏色有一定影響,另一方面發光的油畫在展覽時容易有反光,展覽效果不好。
油壺
在文具、美術用品商店有專制的油壺出售,用來盛放調色油、松節油、可插在調色板上,使用方便。但這種油壺不易買到。初學時可用普通的小藥瓶代替,或用鋁、鉛片自行制作。
油畫筆
我國現在生產的油畫筆,按大小分成十二種型號,初時可隔號選購,一般備有大、中、小不等四、五支筆就夠用了。國外另有一種圓型尖頭油畫筆,也分大小型號,適用畫細部、勾線。我國也有,也可用毛筆代替。畫筆是用一取顏色并把顏色放到畫布上去的,它和毛筆水彩筆不同。油畫顏料較厚,只有比較硬的筆毛才能把顏料撈起來,初學的人不習慣,常常象拿毛筆一樣把筆毛放到顏料里去醮一下就往布上涂,結果醮了好幾次畫布上還是沒有什么顏色。應該把顏色撈起來放在調色板上調合,再把它放畫布上去。有時可以醮點油調得很稀,有時需要很厚的一堆顏色堆砌到畫布上去。握筆的方法有直握與橫握,一般描寫都取直握。涂大面積或需要比較有力度時常用橫握。作畫時的筆法很多,筆法是根據畫家表現的需要來決定的。有時平刷,是求得大片平整的效果,有時厚堆是為了讓筆觸突出畫面,使物象引人注目。一般筆法有擺、刷、點、劃、勾、挑、皴、擦、拍、貼、描、拖、掃、按觸、擠、轉等等。再加上顏色厚薄、用筆大小、用力輕重、速度快慢、力度變化等等,可以說筆法是變化多端、無究無盡。這些都需要在學習過程中逐步體會掌握。為了達到某種表現效果,有時也用手指揉,筆桿劃,或用刮刀畫。為了油畫表現的需要,可以采取種種手段,畫筆只是其中一種主要的表現工具而已。
畫筆每次用過后要用肥皂或皂粉洗凈,并用小紙將筆毛包好壓平以保持它原來的形狀。如果連續作畫,懶于洗筆,每次畫完后可把筆浸泡在松節油(這是最好)或汽油、清水中。國外有專制的油畫洗筆罐(瓶),外殼是玻璃(或金屬、塑料)、大口,罐的中下部裝有一塊可以活動的、有許多小孔的金屬板(或塑料板)。使用時在罐中倒入松節油、或汽油,再把筆放入罐中,松節油把筆上的顏色浸化后,洗下的顏色液透過金屬板的小孔,沉入罐底。下次作畫時,畫筆已基本洗凈,用布或紙擦一下即可使用。這種洗筆罐很簡單,可自行仿制。
此外,作畫時還需要準備一些廢報紙(或抹布)用來隨時擦筆,以保持筆毛干凈。
畫刀和刮刀
畫刀又名調色刀,比較小,刀口薄而富有彈性,它可以用來調顏色,并象畫筆那樣把顏料堆放 到畫布上去作畫。也有全部用畫刀作畫的。用畫刀作畫可以造成一種畫筆達不到的效果,它適合表現巖石、建筑物等質地堅硬的物體。用畫刀作畫,顏料用得比較多,堆得比較厚,刀痕明顯,感覺堅實有力,而且由于布紋被顏料布滿,色層表面光滑,顏色一般要亮一些,而且不容易畫臟。畫刀也可以用來刮去畫面上不好的地方。刮刀比較厚實,彈性少,主要用來鏟去調色板上不用的顏色,作畫不太適宜。如下圖:

油畫布 通常可以買到的油畫布不外兩類:一類布紋較粗,一類布紋較細,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購。畫布的質地以亞麻布為好,這種布的織紋美觀,質緊而有韌性,比較牢固;棉布質地較松,易受溫度和濕度變化的影響,時間長了畫面容易脆裂,織紋也不如麻布好看;化纖織物彈性較差不宜采用;混紡布因化纖和棉的收縮程度不同,畫面容易出現裂紋,也不宜采用。布紋以經緯線的為好,切不要用斜紋布做畫布。買來的畫布有的質量較差,表面沒有光澤,畫上去的油畫顏料中的油份容易被吸進去,使色彩變灰變暗。補救的辦法可以在畫布上再涂上一層涂料。最簡便的辦法可用白油畫色調入適量摻了松節油的調色油,稀釋以后用大畫筆或刷子在畫布上薄薄地、均勻地再刷一遍、待干透后就可以用了。
油畫布的制作方法:
做油畫布旯選用亞麻布(布紋有粗細之分,可根據需要、愛好選用)、麻布和棉布(白扣布)等。用來包裝商品的打包布,百貨商店常常稱斤出售,價格低廉,布紋較粗,質地結實,也很適合做油畫布。
先將布裁剪成比內框稍大一些(每邊大出二——三公分),然后把布繃緊在內框上。繃布的方法是從內框側面的中間釘起,對邊輪換著釘,逐步釘向兩角。要把布盡量拉緊、拉平,布紋的經緯要與內框邊平行,繃緊的程度好似鼓面一樣。釘子最好用鞋釘,一般不宜把釘子釘死,露出一些,以便需要時容易把畫布拆下,釘子的間距一般是五公分左右。布繃好后,用清水把畫布噴濕,使它縮水,干后可以開始涂膠。
畫布涂膠一般是用牛膠(或魚膠、龍須菜液等)。先將膠砸碎,在清水中浸泡十來小時,使其泡漲、發軟(膠與水的比例是1:15以上),然后隔水用文火慢慢把膠化為膠液(切忌把膠液煮沸,煮沸會使膠性大減)。膠液不宜太稠可用手指蘸一點試試,感到有些粘性即可。接著用排隊筆或刷子把膠液薄薄地、均勻地順次刷到畫布上。刷畢把畫布舉起來對著光亮處,檢查布孔是否已經蒙住(蒙住為好),并檢查布面是否平整,有否線結,如有發現,可用刀片把線結清除,用砂紙輕輕打磨。接著再刷一遍膠。一般畫布刷二遍膠即可,如畫布布紋很粗,可適當多刷一、二遍。涂膠后讓畫布在通風處晾干(切勿在太陽下曬、在爐旁烘烤)。
下一步是涂底子。底子涂料有各種不同配方,相應產生各種不同的效果,這是制作畫布十分重要的一道工序。初學時所用畫布的涂料不必太講究,從節省、實用考慮,可采用最簡單的油質底子或膠質底子。
油質底子是由亞麻仁油(或魚油)和立德粉混合構成(講究的還可加入蛋黃和少許蜂蜜),調配成稀薄的油粉質涂料,接著薄而勻地刷到涂了膠的畫布上去,一般刷一、二層即可,以刷勻、刷滿而又能見到布紋為好。涂好后讓其慢慢晾干,數月后便可使用。
膠質底子的做法是,先將膠煮成膠溶液,同時用清水把立德粉調好后倒入膠溶液(最好也加入少許蜂蜜,以增加柔潤程度),攪拌混勻,然后刷到涂了膠的畫布上去,第一遍干后再刷一遍。干后即可使用。
油質底子和膠質底子的畫布各有特點。前者不吸油,畫面有光澤感;后者吸油,畫面無光澤感,不產生反光。可以根據愛好、需要分別選用。
油畫紙的制作方法:
初學時畫速寫、短期寫生作業,用油畫紙是既方便又經濟,油畫紙的制作方法也簡便易行。卡紙、白板紙等較結實的硬紙,都適合做油畫紙。印刷廠處理報廢的板紙,又便宜又適合作油畫紙。如果是用來畫小幅的風景寫生,也可以用制圖紙和圖畫紙來做油畫紙。
刷油畫紙的涂料,種類很多。最簡單的是到化工商店買乳白膠,在乳白膠中加入清水,調勻調稀,用排筆均勻平整地刷到紙上(干后如覺得膠液稀了一些,便再刷一二遍),干后即可用來作畫。此外也可以用牛膠溶液,前面提到的做油畫布用的油質底子、膠質底子涂料,同樣平刷到板紙上,晾干后,即可用來作來。
也可以用滾筒把涂料滾到紙上去,或在涂了油質底子之后用鐵絲窗紗(或塑料窗紗)平壓,都可以使畫紙表面形成細微的凹凸不平,類似畫布表面的布紋效果。
現在美術用品商店出售的油畫紙,是在板紙上貼有一層布面的,做起來比較費事。做法是先用膠溶液把布貼在板紙上,要貼平粘緊,干后再刷涂料。
初學時,還可以把每次作畫后留在調色板上的多余顏色用刀刮涂在畫紙上,干后也可用來畫小幅風景寫生。這樣做成的油畫紙,常常具有不同傾向的底色,作畫時可以根據對象色調的需要選用,對掌握色調有幫助。
油畫板的制作方法:
油畫也可以畫在木板上。達芬奇的名作《蒙娜麗薩》 就是畫在木板上的。現在用來做油畫板的,多是三合板、五合板和纖維板等。先在木板的四周和背面涂上一層光油,以防木板受潮、變形、裂開。干后再在板面刷上涂料。
畫框
油畫框分內框、外框二種。內框是用來繃畫布的,外框是油畫完成后,框在作品四周,用來裝飾、襯托作品的(也有保護作品的作用)。
用油畫布作畫,小幅風景寫生可以把畫布釘在畫板上,畫幅稍大的就需要繃緊在內框上。內框現在市面上買不到,規格尺寸又要隨畫而定,因此學油畫的也要懂得制作內框的基本要求和方法。
做內框的木料以干燥、平直和無裂縫的松木為佳。木料應刨成扁形的長方形木條,其寬、厚要視內框的大小來決定。一般寬度為四公分左右,厚度為二公分左右,繃畫布一面要外口厚、內口薄一些,由外向里傾斜(背面是平的)。四個角要保持直角不要歪斜不平。四角接頭最好是榫頭,內邊如能裝上木楔就更好,以便隨時可以調整畫布的張馳。大的內框,應當裝上橫梁,可裝一至二條,或用十字梁。橫梁的厚度要與四邊的內口的厚度一樣,不要過厚凸出來 。
下面附“國際油畫標準尺寸”,從制作內框時參考。(尺寸單位:公分)

號碼 人像 風景 海景
1 22*16 22*14 22*12
2 24*19 24*16 24*14
3 27*22 27*19 27*16
4 33*24 33*32 33*19
5 35*27 35*24 35*22
6 41*31 41*27 41*24
8 46*28 46*33 46*27
10 55*46 55*38 55*33
12 61*50 61*46 61*38
15 65*54 65*50 65*46
20 73*60 73*54 73*50
25 81*65 81*60 81*54
30 92*73 92*65 92*60
40 100*81 100*73 100*65
50 116*99 116*81 116*73
60 130*97 130*89 130*81
80 146*114 146*97 146*89
100 162*130 162*114 162*97
120 195*130 195*114 195*97

油畫外框的式樣、風格十分豐富多彩這里不作介紹,參觀畫展地可留意外框的裝配,積累知識。初學時,如作品要展出,最簡單,大方的辦法是在作品的四周釘上一條狹邊。外邊木料的寬度一般在1——1。5公分左右,厚度應比內框的厚度稍厚,略高于畫面,可呈外高內低的斜面、也可呈圓弧形,最后涂上顏色,一般多有白色,也可以用其它顏色(要與畫面色彩有襯托、協調的作用。)

油畫箱
油畫箱主要是用來裝油畫工具的,種類式樣很多。有的里面裝有可以插入、抽出的畫板,可釘上油畫紙作寫生。講究的箱底裝有可以摺疊的腿架,可代替畫架,還可裝上陽傘,擋光避雨。有的袖珍畫箱,可以拿在手里,站著作畫。初學時,可以制作一個可以裝八開紙大小的畫箱,既可以裝油畫工具,又可以外出寫生畫八開大的寫生作品。或者做一個更小些的畫箱,主要用一裝油畫工具,再備一個插畫箱(可裝四開紙大小),插畫箱的好處是外出旅行寫生時,可以攜帶多幅未干的油畫,不會受粘連。

  來源 :網絡